0%

相思寮,見證台灣農業史的小村莊,居民在此,安身立命。 當農地變成工業區腹地,老聚落從此變貌。

請往下滑動
時光機

中科四期的地理位置

2008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(後改制為科技部)開闢中部科學園區四期基地(簡稱中科四期),選址在彰化縣二林地區,開發面積為635.27公頃,因迫遷及搶水而引發爭議。

illustration

1980年代,台灣產業啟動轉型之路,決定以高科技代工作為主要發展政策。為了鼓勵人才回流,在新竹結合產官學,設立具有產業群聚型態的科學園區,政府認為是金雞母,能夠帶動地方發展。

background

此刻來到中科四期園區,本該象徵繁榮的柏油路筆直通暢,但放眼望去,罕有人煙。 然而,若你在2008年之前來到這裡,眼前所見,會有成片的木麻黃與一望無際的田園景色。

background

周邊還有農場巷和零星住戶,多半是公地放領後,蔗農買地蓋屋而成,社區裡保有竹篙厝與完整的三合院聚落。村里之間,感情和睦,有如家人。更早之前,清領時期就有人進駐墾殖,數百年來,世代在此恬靜度日。

早期相思寮聚落的生活,雞鳴則起、日落而息,跟著大地的節奏。

陳正宗住在相思寮外的農場巷,是台灣蔗糖業起落與工業開發的見證者。十四歲時就跟著父親,開始種植甘蔗等農作賺取家用,但糖價跌落之後,農家無法單靠務農維生,不得不外出打工,他靠著兼工,胼手胝足攢錢,一路從事農務至今,都未曾停止。他的生活也是相思寮居民的縮影。

background

從中科局規劃的區位圖來看,其中最大最方整的土地,就是計畫留給友達設廠的範圍,而陳正宗的住家位於基地範圍內。

居民得知消息,內心惶恐不安,陳正宗祈求祖先保庇,希望祖厝與土地能保留,代代相傳。

長久以來,開闢園區都被視為地方發展的強心劑,可以促進多少就業機會?增加多少產值?幾乎是地方首長的救命丹。 截至2018年6月科技部的資料,全台共開闢了4,663 公頃的科學工業園區。

illustration

相思寮居民展開抗爭,多次的抗議,不曾阻止徵收腳步。2009年環保署密集召開會議,從4月初審到10月30日中科四期通過環評,迅速在半年內走完環評程序。居民不滿在村莊掛起布條,並舉辦告別式行動劇來表達憤怒情緒。同年11月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同意土地變更,12月土地徵收委員會也同意通過。

◂◂ 往左滑看更多

background

原本相思寮及周邊有20、30戶,在通過所有程序後,居民擔心房屋遭強拆沒有落腳處,加上政府也祭出自拆獎金手法,加速部分居民自行拆遷。

2009年底,在熱鬧的中科四期動土典禮上,高官雲集,遭到迫遷的相思寮民眾也被邀請觀禮,堅持不想離開故鄉的居民,激憤高舉布條陳情。

直到2010年6月,苗栗大埔區段徵收強行整地與民眾爆發衝突,輿論對土地徵收強烈反彈,政府最後決定保留相思寮部分聚落。但位於友達廠區預定地的陳正宗,以及位於萬合農場外的王錫溪等四戶,都被排除在外,住家依舊無法獲得保留。

illustration
illustration
background

更荒謬的是,廢水排放地點一再更改,環評委員曾建議海洋放流但不被採納,不過前行政院長吳敦義因地方反對聲浪太大,在立法院表態改做海洋放流後,環評會議隨即呼應做成海洋放流的結論,招來政治干預環評的質疑。但在環評大會又出現戲劇性轉折,決議廢水排到哪裡都可以,授權中科自行決定,政策反覆,讓人民對環評制度產生懷疑。

中科四期二林基地從2009年底動工至今,只有一家衛材公司進駐,閒置土地超過八成,是除了宜蘭園區以外,閒置率最高的,也因此遭到監察院糾正,認為未確實評估廠商供需,造成土地閒置。

◂◂ 往左滑看更多

• 2009年12月

中科四期從廢水排放、土地徵收、水源缺乏、程序等爭議不斷,依然通過環評,在2009年正式動工。

• 2012年3月

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上任,表示二林基地須重新檢討,理由是光電業者評估效益後,決定不設廠,再加上用水及環保爭議不斷,決定轉型為低用水的精密機械園區。

• 2012年10月

台北高等行政法院,以中科四期園區內已有大量閒置土地,卻舉債徵收耕地,不當國土利用等理由,撤銷開發許可。

• 2014年6月

環保署的環評大會中,中科管理局主動表示願意進入二階審議,並承諾環評期間停止新建及擴建的開發行為。

• 2018年5月

中科四期通過二階環評,決議未來每日兩萬噸的廢水排放統一納管後,達到零排放,承諾未來不抽地下水,不搶農業用水。

• 2018年9月

中科局邀請招商來的12家業者,再次舉行動土典禮,展現決心,但在缺水、地層下陷的考驗下,未來仍待關注。

如今中科四期範圍內的土地上,只剩下陳正宗還在,周遭鄰居早已搬遷。即便中科局允諾以地換地,但土地仍有糾紛無法搬遷,生活終日忐忑不安,等待發落。 安居樂業的家園、農地,再也回不去了。

彰化二林農場巷聚落,僅剩下陳正宗一戶
background

2008年到2018年,農地上的百年聚落,消殞成工業區的一片荒蕪。儘管部分相思寮居民,爭取到原地居住的權利,但多數居民早已因錯誤政策被迫搬遷。房舍與農田比鄰的紋理早已消失,原先三十幾戶居民只剩七、八戶還住在原地,七成被迫離農生活。 曾經可以留住水、散去熱、生產糧食的土壤,僵化成不透氣的水泥地,成為我們留給下個世代的無土風景。

當農地變成工業區

timemachine